党委专栏

在“老有所为”表彰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11-01-21 14:05:00   阅读次数:

在“老有所为”表彰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离退休工作处处长     孙建智

 

(2011年1月21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09年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大会,表彰在2009年度中离退休老同志在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督教督学、教书育人、关心下一代及为社会做出新贡献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其目的就是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创先争优”活动精神,在老同志中树立典型,鼓励先进,搭建平台,创建良好氛围。通过开展表彰奖励活动,使全体老同志对退下来后,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等能够升华一个新的认识,从而在老同志群体中形成继续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积极参与强校建设,继续为学校、为社会做出新贡献的浓厚氛围。
        这次表彰会,得到了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刘益春副 校长及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的领导亲自参加本次会议,并在研究、评议工作中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各学院、各单位在老同志的科学研究、督教督学及发挥作用的工作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离退休工作处和老同志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想,这不仅仅体现了学校对老同志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也体现了对老同志研究成果和社会贡献的尊重,对老同志个人价值的尊重,更体现了学校和各部门对离退休老同志群体这一人才资源的认可。
        中央在各个时期都一再强调老同志要实现老有所为,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发<1982>13号文件)中提到:“应当大力支持他们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集中用于研究和著述,中央希望他们继续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党为人民做出新的贡献”。在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08>10号文件)中更是专门用一个章节阐述发挥离退休干部积极作用,即:“发挥离退休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参谋作用,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示范作用,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出“要从工作需要出发,根据离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志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本着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离退休干部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发挥积极作用,老干部工作部门和离退休干部原工作单位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应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并经常进行指导”。为做出表率,中共中央办公厅还专门下发了《中央组织部关于发挥中央、国家机关离休老干部作用的意见》的文件。国家老龄工作委员会也专门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工作方针。所有这些,都是希望老同志在实现老有所养的根本目标下,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以实现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即是倡导老同志要有所作为。如果用江泽民同志在接见中科院老同志时所讲的一段话更能够深层次理解“老有所为”的深刻含义。他说:“老同志要实现老有所为,就是要继续为人民服务,继续为社会做贡献”。我们今天所表彰的这34名“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在他们身上也恰恰体现了这“二为”思想。他们有的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著作和论文;有的致力于调查研究,整理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调研报告,提交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作为上级决策依据;有的热衷于关心下一代工作、校友工作,在督教督学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老同志;还有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表彰奖励的老同志。例如:物理学院退休教师李林森教授,自退下来后,潜心研究,克服了外语关、电脑关、疾病关等等困难,先后发表SCI级别论文20余篇,仅2009年中,就发表4篇SCI论文和一篇省级论文,堪称中国当代天文学家;还有政法学院退休教师吴敏先教授,身体多病,仅去年一年中就住院八次,可她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坚持科学研究,带领学生深入农村走访调查,足迹遍及吉林省九个地区的农村基层,为省委提供了近20篇咨询报告,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好评,无愧于中共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一职。她自08年退休以来,仍孜孜不倦的专心于科研,在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CSSCI论文8篇。仅去年就发表CSSCI论文4篇。她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凡是她带过的学生都愿意找她请教、指导,甚至在住院期间,在病床上还在为学生批改论文、指导学生。充分体现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还有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他们理应成为我们全体老同志“老有所为”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同志加入到实现“老有所为”的队伍中来。
        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特别是老同志进入“双高期”,即:高龄期、高发病期。做好老同志各方面的服务工作是我们离退休工作首要的任务和重点。但为老同志实现老有所为,进一步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创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好这一工作同样重要。我们也希望学校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和全体老同志形成实现老有所为是进一步提升针对老年群体的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提高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老年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的认识。同样,实践好这一工作,能够有利于使广大老同志在良好的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氛围里,树立自信、成就自我,健康生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不自卑、不放弃、学无止境、尽我所能、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素质、精神质量和精神追求,以实现精神满足的最高境界;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为学校、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两年来开展“老有所为”表彰奖励活动的实践,成效显著。去年表彰时,从申报的材料看,SCI论文只有一篇。而今年SCI论文达7篇,CSSCI论文6篇,学术著作4部。
        我们将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创造好条件,搭建好平台,将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也同时希望我们全体老同志继续支持学校发展,积极参与强校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添砖加瓦,为学校、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